首页 > 百家姓

[ sì,qí ]

读音:sì,qí

拼音:si,qi

简繁:俟

五笔:WCTD

五行:金

部外:暂无

五笔:WCTD

笔画:9画

吉凶:暂无

仓颉:OIOK

结构:左右

郑码:NZMA

四角:23284

区位:5725

统一码:4FDF

异体字:䇃,竢,逘,?,?,?,?,?

英汉互译:wait for,wait until,as soon as

笔顺:撇、竖、撇折、点、撇、横、横、撇、捺

笔顺演示

王由三横一竖构成,三横代表天、地、人,一竖贯通天、地、人,这就是天、地、人都要归“王”管的不二哲学。上古时期夏、商、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“王”。“王”作为姓氏即来源于“王”这个至尊之位;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。

百家姓排名

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
最新25732018年2014年
2013年2007年2006年
1995年1987年1982年
明朝元朝宋朝
北宋

内容来源于:wk.nb.sd.cn

起源

历史名人

郡望

姓氏源流

一、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四川之合江,江西之吉安、上饶、永修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,疑乃“万俟”复姓省而为“俟”。《汉语大字典》音sì,当为另姓,亦现行姓氏。参见该条。

二、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、山西之阳泉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《汉书·艺文志》有《俟子》一篇,俟氏当为其后。”郑樵据《风俗通》云:俟子,著书,六国时人。

2、或系出芈姓。《姓氏词典》注引《希姓录》云:芈姓之后。”

3、或出自古鲜卑族。郑樵注云:“后魏献帝次弟力俟亥氏,后为俟氏;又,俟奴氏改为俟氏。”又,俟畿之为俟、俟伏斤之为俟、俟力代之为俟。望出河南。北魏有俟匿伐。一音qí,为现行姓氏。

三、

俟姓分布:贵州松桃、山西代县、安徽淮南、利辛、台湾台北等地均有此姓。

俟姓起源:

1、周六国时有俟子,善著书,俟氏当为其后,见《风俗通》。

2、北魏时俟奴氏后改为俟氏。俟力伐、俟伏斤等氏亦有改姓俟者。

郡望:河南。

堂号

[ 俟 ]字的同音字 - [ si,qi ]

栏目导航

热门姓氏